Netflix《愛x死x機器人》第四季重塑經典科幻《四百少年》
Marc Laidlaw 於 1981 年 21 歲時創作了《400 Boys》,遠早於他擔任 Valve 首席編劇暨《戰慄時空》系列核心架構師的時期。這篇故事最初於 1983 年發表在《Omni》雜誌,其後收錄於《Mirrorshades: The Cyberpunk Anthology》選集,觸及更廣大讀者群。Laidlaw 在其網站中提及,《400 Boys》的讀者數量可能僅次於他為《Dota 2》撰寫的部分宣傳文案,超越其所有其他作品。儘管遊戲界因《戰慄時空》而推崇他,其創作遺產實則遠超於此。人生的轉折總是如此奇妙。
在飽經摧殘的都市中,敵對幫派遵循著類似武士道的準則,而「400 Boys」的出現迫使各方形成脆弱的同盟。本改編作品由加拿大電影製片人 Robert Valley 執導(其執導的〈Ice〉單元曾榮獲艾美獎最佳短篇動畫獎),融合了粗獷美感與直擊內臟的張力。
「靈感來自日常漫步,」Laidlaw 回憶道。「在奧勒岡州的尤金市,我看到電線桿貼滿本地演出的樂團海報。我想捕捉那種能量。所以心想,若在故事裡塞滿幫派,就能創造各種狂野名稱。這股火花推動了大部分劇情——光是構思這些名稱就讓我熱血沸騰。」

在初問世四十餘年後,《400 Boys》如今成為 Netflix 廣受好評的動畫選集《愛x死x機器人》第四季中格外突出的單元。本集由執導過《齊馬藍》與〈Ice〉的 Robert Valley 擔任導演,《星際大戰》系列演員 John Boyega 領銜配音,劇本則由 Tim Miller 改編,標誌著這篇故事的新里程碑。Laidlaw 從未預見這一切。
「這篇故事曾沉寂於背景,但賽博龐克始終生生不息,」Laidlaw 於第四季首映前夕透過視訊通話分享。「我並未過多沉溺於此。」
四十年對改編而言是漫長等待,但構想早已萌生。約十五年前,以遊戲過場動畫聞名的 Blur 工作室創辦人 Tim Miller 曾接洽洽談《400 Boys》改編事宜。如同許多專案,因工作室變動而陷入停滯。
其後於 2019 年 3 月,《愛x死x機器人》強勢登陸 Netflix,以大膽成熟的敘事重新定義動畫選集。部分單元引發爭議,有些令人費解,但皆展現迷人魅力。Laidlaw 注意到 Miller 的參與。「我無法想像還有誰能將 J.G. Ballard 的《淹死的巨人》改編成動畫單元,」他表示。「光憑這一點,Tim 就贏得我的尊重。」

2020 年,Laidlaw 移居洛杉磯。隨著疫情緩和,他在本地活動中偶遇 Miller。他未主動推銷《400 Boys》,但期盼選集的成功或許能重燃興趣。一年前,Miller 來信詢問 Laidlaw 是否考慮授權故事改編。時機終於到來。
Laidlaw 與負責改編劇本的 Miller 討論了故事內容,並與導演 Robert Valley 有過簡短交流。他分享了疫情期間為娛樂線上觀眾而自製的《400 Boys》有聲書。「我錄製了朗讀版本並上傳到 YouTube,」他說道。
Laidlaw 在製作過程中保持距離。「抽身旁觀、不深陷其中令人神清氣爽,」他表示。「我想看看他們會創造出什麼,純粹享受成果。」
他已觀賞該集並感到振奮。「John Boyega 的演繹、角色塑造、口音運用與場景設定——一切都充滿活力。他們讓故事在視覺上驚艷奪目。」
回顧《400 Boys》,Laidlaw 稱其為「來自前世另一個我的作品」。儘管寫於年少時期,他依然為之驕傲。「考量當時的年紀,我對這作品相當滿意。」
經過一段沉寂,Laidlaw 於 1997 年加入 Valve,塑造了《戰慄時空》。「然後整部傳奇就此展開……」
Laidlaw 於 2016 年離開 Valve,看似全面退出職場。實則,他現處於能自由選擇專案並按自身步調分享的狀態。「我退休得太徹底了,」他坦承。他從未意圖停止創作。寫作本是目標,但當他沉浸於遊戲領域時,出版業已歷經轉變。獨立開發遊戲亦非選項。「我無法獨自製作遊戲。」
如今 Laidlaw 投身音樂創作,受惠於 Valve《戰慄時空2》紀錄片帶來的關注,以及他在 YouTube 分享的珍貴開發影片。「我根本入錯行了!」他笑稱。「或許我該直接洩露 Valve 的陳年秘辛。」
談及 Valve 紀錄片,他表示:「與老友重逢並為那段篇章畫下句點,具有洗滌心靈的效果。」
隨著《戰慄時空》週年紀念告終,僅餘已問世十二年的《Dota 2》可能迎來回顧活動。或許 Valve 會在八年後聯繫他。「我可以談談《Dota》,」他說,或者也可能是他曾略盡綿力的《Alien Swarm》。
與 Laidlaw 對話終將繞回《戰慄時空》。隨著 Valve 紀錄片問世,過往已塵埃落定。但《戰慄時空》的未來何在?追問《戰慄時空3》毫無意義——他與 Valve 現行團隊已無連結,況且他也不會洩露機密。
取而代之,我詢問他是否願再次為遊戲撰寫劇本。他持開放態度,甚至打趣說小島秀夫本可請他潤飾《死亡擱淺》的對白。「我很樂意微調台詞使其更貼合演員特質,同時不破壞原作精髓。」
離開 Valve 後,吸引人的提案寥寥可數。「我原本期待更有趣的專案,」他表示。「結果卻收到像是為手機雷射槍遊戲撰寫劇情概要的邀約。他們根本不理解我的專長。」
出乎意料地,確實有人請他為手機雷射槍遊戲寫作。「那就是我常接到的類型,」他說。「我不喜歡拒絕,但那種案子我能貢獻的實在有限。」
他補充道:「我尚未聽到真正契合的遊戲提案。人們總以為我會為遊戲寫下連篇累牘的文字,但《戰慄時空》的優點正在於精煉的文字。我向來厭惡遊戲中冗長的文本。」
關鍵問題在於:若 Valve 為《戰慄時空3》徵召,他是否回歸?「我不會,」他堅定表示。「我覺得自己就像個壓制創意的老古董。你們需要的是新鮮聲音、是伴隨遊戲成長的粉絲。我大概只會不斷說:『G-Man 不會那樣做。』我已逐漸成為創意的絆腳石。」
他未曾玩過《戰慄時空:艾莉克絲》,且自認與現今趨勢脫節。「我不再處於潮流前沿。那已非能點燃我熱情的事物。更何況那是極耗心神的工作,我無意再被別人的時程表束縛。」
《戰慄時空》已成 Laidlaw 的過往,而他對此坦然釋懷。然而他的昔日創作至今仍激起迴響——四十年後由 Netflix 改編的《400 Boys》正是明證。或許某日,Netflix 會與 Valve 合作推出《戰慄時空》改編作品,而那時 Laidlaw 或將以全新視角重溫這段旅程。
「我在賽博龐克尚未定名時便誤打誤撞踏入此領域,隨後加入這家製作《戰慄時空》的新興遊戲公司。能參與這些文化浪潮,我一直深感幸運。」
- 1 Zenless 零區 [ZZZ] 代碼(2024 年 12 月)– 1.4 Livestream 代碼 Feb 08,2025
- 2 Capcom聚光燈2025年2月和Monster Hunter Wilds展示櫃:宣布的一切 Mar 05,2025
- 3 2025年3月的新樂高:Bluey,Harry Potter等 Mar 06,2025
- 4 激烈的征服:用Bluestacks Air Conly Lords Mobile conmed Lords Mobile Feb 21,2025
- 5 “上帝之塔:新世界介紹了阿爾芬和凱撒” Jun 28,2025
- 6 以亞馬遜的一年最低價格獲取最新的Apple iPad(包括2025型型號) May 22,2025
- 7 《暗黑破壞神不朽 Apr 09,2025
- 8 2025 Apple iPad在Amazon上的價格最低 - 所有顏色 May 25,2025